您的位置:首页>视听 >自由女神像位于哪个国家? (美国自由女神像的由来是什么?)

自由女神像位于哪个国家? (美国自由女神像的由来是什么?)

2023-10-03 11:43

自由女神像的名字你可能很熟悉。不过,接下来就要开始灵魂测试了。为什么为什么叫自由女神而不是自由神?雕像的脸是谁的?哪个国家把这个东西送给了美国?以及为什么要发送它?为什么当时没有送给清朝呢?

自由女神像是什么

自由女神像的全称是青铜自由女神像国际纪念碑,矗立在纽约自由岛上。其实光这个名字就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经过两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表面的铜氧化后呈现出这种绿色。在美国文化中,古罗马自由女神 Libertas 是重要的女性偶像。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叫自由男神。那么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古罗马女神的复制品吗?并不真地。尽管创造它的雕塑家巴托尔迪的各种信件中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大多数人仍然相信美国自由女神像的脸部起源于他的母亲。

今天我们看到女神右手拿着火把。事实上,它一开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灯塔的作用。晚上虽然没有那么亮,但还是有一些光亮的。然而雕像的创造者巴托尔迪却觉得这不可行。他提议将雕像漆成金色。当然,这个想法遭到了纽约政府的无情拒绝。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小细节。让我们注意雕像的底部。与其他雕像不同,自由女神像的着装也非常讲究。整个雕像高46米,重200多吨,但想象一下:如果自由女神像穿着吊带裤和短裤,不谈优雅,雕像的重心会更高。如果遇到飓风这样的天气,自然就有倒塌的危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罗马长袍不仅得体、优雅,而且还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顺便说一句,这座雕像刚建成时,美国和捐赠国都遇到了很大的财政困难。

我该怎么办?当时,《纽约世界》的出版商普利策将预制的火炬放置在纽约曼哈顿麦迪逊广场公园,向公众筹集资金。经过六年的连续展出,最终有12万人捐款10万美元。

这给了自由女神像现在的底座。说完了她右手举的火把,我们再看看她左手拿的是什么?它实际上只是一块石板,但上面写着罗马数字日期1776年7月4日。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托马斯·杰斐逊在这一天起草了《独立宣言》,这是美国独立的重要象征。

今天是美国国庆日,或者说独立日,正好是7月4日。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于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换句话说:自由女神像是庆祝美国独立一百周年的礼物。那么现在我们就有了开头提到的问题:法国为什么要给美国送礼物?

大鹰怎么不发?当时法国为什么不送清朝呢?清代茶与自由女神像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置身于美国独立前后的时期。

溃败

1756年至1763年间,法国在英法七年战争中战败,导致法国失去了在北美的所有领土或殖民地,哦,对了,除了路易斯安那。不过,这大片土地也在1804年以半卖半赠的形式割让给了美国。

除了北美之外,加勒比海、印度、非洲等殖民地和贸易据点也被英国人攻陷。毫不夸张地说,七年战争几乎在一夜之间将法国从世界强国沦为二流国家。至于霸主地位,就更不用想了。

随着国际地位的断崖式雪崩,法国人从国王到平民,都在忍痛对英国人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报复。但忍住,忍住,等机会来了,你就得想办法。那么法国人想出了什么呢?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对手。

最了解英国人的自然是与他们相处了几个世纪的法国人。那么英国人最擅长什么?卖烂货?将迫击炮塞进男兵私处? (太扎眼了,请自行百度)没有!相信你已经猜到了:狗屎马镫!为什么这么说?以现代英国为例。英国两年前离开欧盟。

但事实上,从大陆板块来看,英国并不属于欧亚板块。那么英国当初为什么要加入欧盟呢?除了经济和政治利益外,还有一点:英国加入欧盟是为了摧毁分裂的欧洲共同体,使欧洲共同体有一体化的趋势。

从目前欧盟的情况来看,英国此举确实有效。由于法国人非常了解英国人的手段,所以他们只剩下一次机会了。没想到,这个机会来了!两朵花正在盛开,我们各展示一根枝条(这枝条有点长,请做好准备)

免费喝茶

今天我们总是听到财富自由这个词,也许我们也听到奶茶自由这个词。但对于16世纪的欧洲人来说,能够享受下午茶自由的人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贵族了。相信广东的朋友一定对下午茶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习惯最早是英国人发明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西欧国家由于出色的航海技术,率先探索世界。其中,海上车夫荷兰最先与清政府建立茶叶贸易。很快,英国成为中国茶叶的最大客户。

大家都知道,陶瓷、丝绸、茶叶等物品是当时西方世界最受欢迎的东西。这里茶的地位是最有趣的。首先,由于产地的原因,很难被替代,但同时,只要进口足够,价格降下来,也是最容易普及的。

于是,随着东西方贸易越来越频繁,中国茶也逐渐从英国贵族的专属“飞入寻常百姓家”。 1716年,两艘商船运载茶叶、丝织品和瓷器,其中茶叶占总价值的80%。茶是电,茶是光,茶是安萨人唯一的向往。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对吧?我记得印度也产茶?确实如此,但印度的锡兰红茶(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却是一百多年后,即19世纪。换句话说:长期以来,茶只产于中国,并无其他名称。

既然英国人都喝茶,这个习惯自然就传播到了和他们同族的北美殖民地,也就是今天的美国。那么美国人如果也想实现喝茶的自由该怎么办呢?英国说:北美殖民地的臣民,你们有喝茶的自由,我也有剥夺你们喝茶的权利的自由。

从现在(1650年)起,想要在北美购买茶叶的人必须从英国当地的商人那里购买。那么这个规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当时茶叶营销的整个过程。

英国东印度公司先把船开到中国港口,付了钱,装上货物,然后驶回英国本土。英国本土需要的货物卸完后,剩下的就被运往北美。转售给北美殖民地的英国商人。更不用说漫长的船马运输时间改变了茶本来的味道。

单从金钱上来说,经过多次转运、转手,运费和关税也让茶叶的价格走高。那你可能会说:北美商人直接从中国商人或者东印度公司那里进货不是更便宜吗?

但是大英帝国说:对不起,作为殖民地,你没有这个自由。你看,北美殖民地,或者说当时的美国,和母国大英帝国之间的冲突不是已经开始了吗?

但是这个矛盾显然还不够。前面说过,英国赢得了七年英法战争。然而,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土地也得到了,但战争实际上消耗了大量的财力。

所以,英国人说:为了庆祝对法国人的又一次胜利,我们决定给北美殖民地一个提高税收的机会。此次增税几乎涵盖了所有印刷行业。

甚至规定殖民地人民使用的所有茶叶等物品也需要纳税。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昂萨人能做什么呢?没有打仗的时候,我付钱;当战争胜利时,我必须支付更多的钱;当战争胜利时,我必须支付更多的钱。那么英法之间的这场战争不就白费了吗?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1765年这个《印花税法》一出来,就发生了非常神奇的化学反应:北美殖民地的人民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过去几年,我们中国有过抵制日。商品的口号?

当时北美殖民地还发起了抵制英国货的运动,比如不使用英国丝绸、不喝英国茶、不买英国货等。但与我们抵制日货时的全球化不同,当时的北美对英国还是比较依赖的。但换句话来说:英国也依赖北美市场。因此,这次抵制活动确实对英国工商业造成了打击。

工商业一受到打击,英国当地政客、商人就秉持着地主没有剩余粮食的原则,向英国政府施压:立即废除这项印花税。就是这样:《印花税法》只持续了一年就被废除了。那你觉得大英现在会妥协吗?印花税一消失,下一个税法《贸易与赋税法规》又来了。

上次对印刷品和茶叶征税,这次对油漆、石油、铅和玻璃等工业产品征税。当然,茶叶也是要征税的。

和上次一样,由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英国政府再次妥协,免除了工业产品的税收,只保留了每磅3便士的茶叶税。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茶叶不是也加税了吗?美国人民说:我不会再喝你的酒了。我去欧洲其他国家买茶。别告诉我,这招还挺管用的。

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积压了1700万磅茶叶。英国一看,他说,是的,我再退一步。今后,中国茶叶将由东印度公司直接销往北美,无需再返回英国本土。没有当地中间商赚差价。这次你应该满意了吧?

北美人想:虽然价格降下来了,但如果我真的喝了你们的英国茶,那不是承认以前乱七八糟的税法吗?这不是与我们自由独立的理念相矛盾吗?为什么?我不会买!如此深爱。

更重要的是,这个想法不仅是普通老百姓的共识,就连那些不够坚定的商人也有同样的想法。毕竟英国加税之后,商人就损失了利润。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美国各大港口城市纷纷组织反茶党。

反茶党对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运输商和代理人的态度比较温和:只有他们一个人能够幸存这船茶叶。你先走吧!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讽刺,但这也是客观事实。

毕竟我给了你选择。在各地的反茶党中,最著名的就是1773年的波士顿茶党。因为它是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政府之间冲突的导火索,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美英一开战,忍了十年的法国人就意识到:我的机会来了。为什么?你看,这个故事线被收回了吗?

法美友谊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政治敏感、有复仇使命的法国人说:英国人,你也有今天。当时法国外长维尔根在备忘录中有这样的描述。让我为您摘录几个要点: 殖民叛乱对英国来说是一种消耗,对法国来说却是意外的好运。

英国是法国的天敌。他们贪婪、奸诈,总是说法国的坏话。援助美国不仅会削弱英国,还会严重损害其商业。法国甚至可能恢复失去的土地和工业。这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同意了这个做法。

于是,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法国人就秘密援助美国30万支步枪、100吨火药、300多门大炮、20万套军服。当然,今年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美国正式宣布独立。随着支持和独立的宣布,美国人毫不留情地攻击英国人。

1777年,北美军民在一场战斗中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战斗结束后,英法美三国都感觉到了不对劲。作为主权国家,英国觉得这太尴尬了。如果这样做,美国就不会独立。我们可以协商所有其他条件。

至于美国,在宣泄了情绪,赢得了战斗之后,他们也觉得:嗯,差不多就够了。毕竟以后他们还要和大英相处。于是英国和美国开始了秘密谈判。但法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小梅,你是独立的,怎么能被别人左右呢?不,我们必须打这场仗。

你要知道,此时的美国不是今天的美国。作为实力最弱的一方,其权力并不大。 1778年,法国和美国正式结盟,这意味着法国要自己结束这个联盟。由此看来,最难受的无疑是英国。毕竟,除了殖民战争之外,英国本土还面临着法国海军这样强大的对手。

而且两国这么多年一直在互相争斗。只要你在英国全力以赴,法国就会知道你要做什么。 。嗯,对吧?更让英国人头疼的是,法国人一点也不疯狂。建立法美联盟后,他们还拉拢了与英国有仇的国家:如西班牙、荷兰、沙俄等。

此时,我们可以同情大英一秒钟,然后大笑起来。毕竟,大英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你应得的。四面楚歌的英国、法国和美国在1783年坐在了谈判桌前。可以说,这场战斗完成后,美国的独立也就算彻底了。

然而,尽管战斗结束了,法国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之前的殖民地不仅没有因胜利而恢复元气,而且还因为战争的消耗而增加了自身的财政压力。这也导致了随后拿破仑时期路易斯安那大片土地以1500万美元半卖半免的价格割让给美国。

可以说,这场独立战争最大的赢家就是美国!就连美国国内的内战也很快结束,这与英法两国实力大减而保持中立不无关系。

一句话:美国赢了。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很多人戏称美国的开国元勋不是乔治·华盛顿,而是主张法美联盟、大力支持美国独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然而,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嚣张跋扈了一百二百年,法国人已经无能为力了!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法国战败,拿破仑三世国王当场被俘。

在当前形势下,法国人民极其渴望和平与自由。于是他们把愿景投射到了他们的前盟友身上:美国。另外,1870年,距离美国独立100周年还剩13年,因此自由女神像应运而生。

后记

非常感谢您来到这里。不知道自由女神像的故事让你有什么感受?不管怎样,我的直观感受是:既然法国在历史上给了美国这么多帮助,那么美国人给法国人民送礼物似乎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