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历史 >蜀汉“五虎将”之名从何而来?

蜀汉“五虎将”之名从何而来?

2023-10-07 12:00

三国时期,武将众多,其中最受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蜀汉的“五虎将”。然而,这个称号的由来却充满争议。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称谓的由来与宋元时期民间说书人的说书有关。在这些讲座中,五虎将最初被称为“五虎将”,但后来因小说《三国志平话》中的描述而成为“五虎将”。虽然正史中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称号是刘备所赐,但在民间传说和小说中,五虎将已经成为蜀汉将领中最高称号的象征。


关羽曾在一次酒会上向刘备抱怨,认为自己的两个弟弟关羽、张飞都非常勇猛,应该被封为“五虎将”,而黄忠、马超则没有资格与关羽并列。刘备理解关羽的抱怨,但对黄忠和马超的资格表示怀疑。最终费石说服关羽接受了“五虎将”的称号。


虽然对于《三国演义》中五虎将的由来没有确切的解释,但一般认为这个称号的由来与民间说书人的说书有关。宋元时期,说书艺术家重新整理、创作了三国时期的故事传说,其中五虎将的故事逐渐脍炙人口。到了明代,小说《三国志演义》正式提出了五虎将的组合,这个称谓日渐流行。


今天,五虎将已成为中国文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向往和歌颂英雄英雄的象征。在中国人重视地位的观念中,排名的顺序尤为重要。这一理念也体现在蜀汉五名名将的座位安排上。从《三国志》《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五虎将”的顺序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其中赵云排名从最后到第三。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小说中,关羽和张飞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马超、黄忠、赵云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马超出身陇西世家,其家族长期盘踞凉州地区。诸葛亮曾评价他“文武双全,英姿飒爽,一代英雄,雄伟如曹彰、夏侯惇”。他是英布、彭越等人物中的佼佼者。刘备来到成都后,被马超的威名吓到了。马超也亲自带兵,最终迫使刘璋投降。因此,马超为刘备统治蜀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忠的出身和名气虽然不如关羽、张飞、马超,但自从投奔刘备以来,却立下了不少战功。尤其是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生死大战中,黄忠勇在定军山之战中击杀了曹军将领夏侯渊,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因此,在论功赏赐时,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地位与关、张、马平起平坐。


至于赵云,虽然一直陪伴在刘备身边,是刘备的心腹,但是地位并不高。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除了两次保护后主阿斗之外,赵云在攻城略地的重大战役中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特殊功绩。因此,赵云虽然与刘备关系密切,但在蜀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却未能发挥出像马、黄那样巨大的作用。因此,论功赏,赵云的地位只能排在关、张、马、黄之后。


在严格的等级观念下,赵云的“位子”只能排在关、张、马、黄之后,自然无法与关羽、张飞、马超相比。不过,这并不影响赵云在历史上和人心中的地位。 《三国志》的座位安排一直影响着宋元时期的民间艺人。直到《三国平话》,五将的座位排列仍然是关、张、马、黄、赵。然而到了明朝,小说《三国志演义》中的赵云形象却被极大地夸张、夸大、虚构,成为了武功无双、智谋出众、忠心耿耿、可与关羽、张氏并列的将军。菲.这样一来,赵云的位子自然就从最后一位“晋升”到了第三位,这也说明了文学对于人物的重视。


关、张、马、黄、赵五将的座位排列,仍沿用于《三国志》,直至《三国平话》保持不变。但在明代小说《三国志演义》中,赵云的形象被塑造得极其突出、夸张、虚构,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段描述将赵云的排名从原来的倒数第一“提升”到了第三位,这也体现了文学对人物形象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