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历史 >“得罪神的城”巴比伦古城

“得罪神的城”巴比伦古城

2023-10-02 07:02

  巴比伦是一座迷人的古城,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处。早在公元前1830年左右,亚摩利人就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以巴比伦为首都。古巴比伦王国最杰出的国王汉谟拉比死后,巴比伦不断受到外国人的袭击。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尼布甲尼撒领导下的新巴比伦王国才建立。然而88年后,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人彻底灭亡。随着巴比伦王朝的灭亡,曾经声名显赫的巴比伦古城逐渐消失在荒野之中。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巴比伦也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宏伟、最繁荣的都城。巴比伦古城有内外两城墙。城内最壮观的建筑是尼布甲尼撒王宫和著名的“空中花园”,还有据说令上帝惊慌、愤怒的巴别塔。
那么巴比伦为何被称为“得罪上帝的城市”呢?这句话出自《圣经·旧约》。
《圣经·旧约》 据说人类的祖先原本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并建造了一座城市后来,随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决定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块和河泥作为建筑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塔高耸入云,耶和华神知道后,立即从天上下来察看,神看见了,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语言,他们都可以建造这么巨大的塔了,以后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因此,上帝决定混乱世界的语言,使人们无法互相理解。后来,人们称巴比伦为“得罪神的城”。 ?拉着战车掉头。全长16公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塔楼。城墙的两端起于幼发拉底河两岸。河的对岸是新城巴比伦。一座桥梁横跨幼发拉底河,连接新城和主城。因此,这堵墙不仅是巴比伦人抵御敌人的主要屏障,也是保护巴比伦城免遭洪水侵袭的可靠堤坝。巴比伦城有100扇铜门,因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巴比伦为“百门之城”。
巴比伦古城的城门称为仪式门,高4米多,宽约2米。门上部为拱形结构,与两侧残存城墙相连。门洞两侧墙壁上有黄、棕色琉璃砖砌成的狮子、公牛等形象。这城门建得非常坚固。公元前568年波斯人摧毁巴比伦古城时,仅此城门幸存。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古城的城墙已经倒塌,但这座城门却依然完好。
穿过城门,是一条用灰色和粉色石头铺就的宽阔大道。大道两侧残存的墙壁上仍清晰可见狮子和公牛的图像。尼布甲尼撒的宫殿位于路的西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位于南宫宫的东北角。相传,它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解除米德妻子塞米拉米斯公主的后顾之忧而建造的。不幸的是,它已经不存在了。
著名的巴别塔矗立在大道北侧。巴别塔原是巴比伦古城内供奉巴比伦人主神马尔杜克的一座神庙。塔顶是寺庙。有石阶可直通寺庙。祭祀神灵时,身着白袍的祭司在乐器伴奏的合唱声中登上塔顶。这座巴别塔就是《圣经·旧约》的巴别塔。 “巴别”一词是巴比伦语,意思是“上帝之门”。由于它的发音与古希伯来语中的“混乱”一词相似,而当时巴比伦的居民所讲的语言远不止一种,所以《圣经·旧约》的作者很容易将“语言混乱”与上帝联系起来。上述故事是根据筑塔惩罚而编造的。巴比伦古城最早的巴别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辛赫纳里布占领巴比伦时被毁。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巴别塔。他下令全国各地的人们,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来参加修塔。
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巴别塔,共七层,总高90米。塔基长、宽各约91米。高耸的塔顶,还有一座壮观的神庙,供奉着主神马尔杜克。塔的周围是仓库和祭司的房屋。五千多年前,人们就能够建造如此高耸雄伟的巴别塔,实在是世界奇迹。不幸的是,今天的巴别塔只剩下一个长满杂草的大方形地基的遗迹。
波斯人彻底摧毁巴比伦后,人们仍然记得巴别塔。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占领本已荒凉的巴比伦时,曾一度想重建巴别塔。然而,光是拆除被毁的塔楼上的砖块,就需要一万人花费两个月的时间。最终他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几千年过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直在努力寻找巴比伦城的遗址。
1899年3月,一群德国考古学家在如今巴格达以南5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历时10多年的大规模考古发掘,终于发现了曾经被遗弃的遗骸。失踪了两千多年。巴比伦古城遗址于公元前605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
考古学家仍在挖掘巴比伦古城遗址。许多宫殿、寺庙、街道、房屋逐渐拔地而起。考古学家正在与历史学家和艺术家合作,根据出土的文物复制巴比伦古城大部分建筑的原型,以便有一天这座宏伟的人类古城能够恢复昔日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